“原來這兒沒有健身場地,只是一片空曠地,現在有了健身中心,有了健身廣場,還有了嶄新的健身器材,我們每天有空就過來,這樣的場地讓我們鍛煉方便多了”。在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石門鎮的體育小廣場上,村民馬樹國告訴記者,有了新安裝的健身器材,他們再也不用走遠路了,在家門口就能鍛煉,真是太好了。
正在和他一起鍛煉的都是住在附近的村民,李秀英今年71歲了,平時鍛煉的方式主要是跳健身操。她告訴記者:“雖然以前村里也有健身器材,但是有一些被損壞了無法正常使用,村民想要鍛煉都得到很遠的地方,現在健身設施完善了很多?!庇浾吡私獾?,近些年,臨沭縣結合農村社區建設,增加全縣體育設施供給,僅石門鎮已建成廣場36處,安裝健身器材36組,并有大舞臺30處。隨著文體廣場、鄉村大舞臺、健身路徑,籃球場的建造,村民“健身難”的情況正在發生改變。
記者在臨沭縣體育中心看到,400米標準塑膠跑道和110米直跑道、標準足球場、田徑場、籃球場、網球場、乒羽館、國民體質監測站等,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健身休閑的好地方。體育館外,一條10公里的健身步道依河而建,智慧體育健身驛站更是集健身、手機充電、夜間照明、娛樂成一體的多功能健身場,拉伸訓練器、劃船器、坐推訓練器、太極揉推器等11個鍛煉器材的配備,為健身群眾提供了專業、科學的健身服務。
臨沭縣以行政村全覆蓋為依托,以健身指導和比賽活動為引導,讓體育場地“活”起來,為鄉村振興勾勒出了一副“體育全景圖”?!半S著居住環境的改善和健身設施的完善,村民們養成了健身的習慣,讓簡單運動融入每個人的生活,幫助健身群眾構建健康的生活方式,這就是我們想實現的目標?!迸R沭縣體育中心主任付成飛說。